2015年2月26日 星期四

2015年2月26日-湖北-武漢大學

武漢大學地圖
2015-02-26-13-00-40
開頭附上武漢大學的地圖....

蔡林記

2015-02-26-10-42-56
蔡林記...武漢很多地方都有......是連鎖的
2015-02-26-10-27-47
2015-02-26-10-14-19
店內都是自助的櫃臺..買卡.然後結帳
2015-02-26-10-14-12
這碗就是熱乾面...有點像麻醬麵

武漢大學

武漢大學地圖袋
包著地圖的紙袋...
武漢大學,簡稱武大,是一所位於中國大陸湖北省武漢市的科研型綜合大學。辦學源頭可以追溯到清末1893年建立的自強學堂,[註 1]也有觀點認為,武漢大學近代前身可以追溯到清末張之洞創辦的兩湖書院,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萬曆年間葛寅亮創辦的江漢書院。[註 2] 1913年為六大國立高師之一的國立武昌高等師範學校, 1923年更名為國立武昌師範大學,1924年更名為國立武昌大學,1926年合併組建國立武昌中山大學,於1928年正式定名國立武漢大學,是民國四大名校之一。1949年更名為武漢大學,2000年8月2日合併組建新的武漢大學。學校坐擁珞珈山,占地面積5166畝,建築面積256萬平方米,中西合璧的宮殿式建築群古樸典雅,巍峨壯觀,被譽為「中國最美麗的大學」。
2015-02-26-11-37-32
2015-02-26-11-41-00
正門
2015-02-26-11-41-56
正門後面應該是用小篆書寫的
武漢大學校門是國立武漢大學的象徵,現校門以建造於1937年現存於街道口勸業場的民國老牌坊為藍本。2011年,武漢市政府決定在此修建八一路下穿通道,現有路面建成廣場,決定拆除原1993年建成的牌坊。尺寸放大約1.12倍,位置在原址上向校內縮了10多米,但依舊在武大校園的中軸線上。新校門及廣場於2013年武大120年校慶之際建成。牌坊題字正面為著名書法家、畫家曹立庵題寫的“國立武漢大學”六字,反面為中國語言學家劉博平題寫的“文法理工農醫”六字。在牌坊後面的中軸線兩側,左右各立一個石碑,一個刻有《珞珈賦》,另一個則是校門新建之題記。

珞珈賦

2015-02-26-11-43-45
珞珈有山,雄峙東湖之南,遙踞大江之陰。東臨碧水,磨山依稀弄影;西起洪岳,寶塔巍然可登;南極通衢,達中南之樞紐;北攬湖光,仰屈子之行吟。登斯山也,無車馬之喧,有奇瑰之景;濤聲約若,清風可飲。醉山色,嘆古今,其樂也陶陶,其情也欣欣——已焉哉!陶令倘在,敢無厚羡之情?
憑闌極目,遠山含碧,近樹扶疏。天際橫江,輕紗一帶;地盡屹樓,奇綺幾何?一橋飛臥,挽龜蛇成一體;數舸直下,逐江渚幾欲飛。東湖浩渺,雲水籠煙;長堤戲波,一水繞碧。湖鷗點點,喧聲響遏行雲;遊子搏浪,意氣浩振九霄。善哉!斯水有樂如此耳!
樹聳山間,草肥谷底。林蔭蔽日,鬱鬱蔥蔥;花繁滿樹,嫣嫣灼灼。千蟲鳴唱,百鳥吟歌,山富芳草之鮮美,地耀落英之繽紛。春桃秋桂,夏榴冬梅——賞奇花一樹,感徹肺腑;嗅清香幾脈,沁透心脾。櫻花賽雪,始發仲春之際;梅朵勝緞,笑傲歲寒之末。亭台樓閣,綠蔭掩映;簫簧琴瑟,歌舞悠揚。芬芳馥郁兮最美校園,今夕何夕兮最美時光!
仁者樂山兮智者樂水,山高水長兮流風甚美!學堂名自強,多難圖興邦。篳路藍縷,樸誠有勇,育復興之國士;顛沛流離,玉汝於成,培干城之棟樑。風霜雨雪途,絃歌不輟;困苦憂患時,奮發圖強。壯哉!學大漢,武立國,鐵肩擔道義;自強魂,弘毅氣,豪情兮一何滔滔!
珞珈蒼蒼,東湖湯湯。山川壯美,泱泱兮養天地之氣;澄嵐秀潤,昂昂兮結青雲之志。從來大師云集,兼容并包,豈分東西南北;始終樹木樹人,英才輩出,皆為珞珈榮光。桃李滿園,皆時代之驕子;學子盈室,俱一世之英華。淑女窈窕,書山跋涉;少年英俊,學海遨遊。其意氣一何綽綽兮,彼神彩一何風流!——異兮!斯人斯地,無乃物華天寶,人傑地靈哉!
嗚呼!有山美如斯,有水秀如斯,更兼有人風流如斯,珞珈無仙亦名耳!居中樂樂,快不可言,欣然命筆,為賦珞珈是也

 珞珈廣場

 珞珈廣場位於武漢大學文理學部第五教學樓前,東側是圖書館,生命科學學院和化學與分子學院,距武漢大學正門有100多米。珞珈廣場是武漢大學最大的綠色廣場,占地面積約5.9萬平方米,其綠化面積在全國也居於首,是武漢大學的景點之一。珞珈廣場有大面積的草坪其中還有片片小花點綴,有彎曲小路、有花有樹、有長亭、有石凳是學生們放鬆、小憩的最佳場所。2008年珞珈廣場的草坪全部經行了更新,種植了新的草種
2015-02-26-11-43-51
2015-02-26-11-47-28
沿著正門的大道進來 先來到了珞珈廣場
2015-02-26-11-53-31
2015-02-26-11-53-56
2015-02-26-11-55-40
就是一大片草地..

新圖書館

漢大學新圖書館又稱為武漢大學“文理分館”,於1985年建成,建設在風景優美的珞珈山下,是一幢具有仿古的民族風格與現代建築藝術相結合的新型建築物。武漢大學圖書館(總館)新館經過近兩年的擴建,於2011年11月16日正式開館。新館擴建面積35000平方米,擁有300萬冊藏書、4000個閲覽座位、全無線網絡覆蓋、一門式管理系統及多種現代化服務設施,是一座現代化、多功能的信息共享平台
2015-02-26-11-59-21
正面照片

萬林藝術博物館

2012年武漢大學1983屆校友、泰康人壽董事長陳東昇以個人名義捐款1億元人民幣用於建設武大萬林藝術博物館,以此作為獻給母校120週年校慶的厚禮。博物館位於武大新圖書館和校園中心湖之間,總建築面積6000至8000平方米,包括文化遺產陳列廳和現代藝術展覽處。
2015-02-26-12-07-44
正面照片

鑒湖

原名未名湖,一直沒有正式名稱。後武大劉以剛教授提出稱這個小湖為“一鑒湖”取朱熹“半畝方塘一鑒開”之意,後來漸漸變成了鑒湖。鑒湖一直是武漢大學的中心景點,主要的風景文化景點都分佈在鑒湖周圍。
2015-02-26-12-15-11
2015-02-26-12-16-20
湖邊的周邊與正面
 2015-02-26-12-27-24
2015-02-26-12-23-58
往櫻花大道的路上..幫家人拍照
宋卿林體育館
湖北走出的黎元洪大總統宋卿先生死後欲藏於此,被學校拒絶。後來其後人黎紹基和黎紹業投資在學校建立了這個體育館,讓他的名字留在了武大。體育館1936年7月竣工,四周繞有迴廊,採用鋼筋混凝土梁、柱,屋頂採用跨度三十多米的三鉸拱承重,這是當時西方非常先進的建築工藝,正面看台又有中式的重檐——三檐滴水,館裡還做了只有宮廷或者高規格廟宇才採用的斗栱。屋頂覆綠色琉璃瓦,利用密檐高差採光通風,側牆框架結構,山牆取巴洛克式,是典型的中西合璧建築
2015-02-26-12-30-46
2015-02-26-12-31-05
正面照片

櫻花大道

武大,最有名的莫過於櫻花了。櫻園老齋舍前著名的“櫻花大道”,是武大賞櫻的最佳地點。春天的櫻花大道,花枝濃密,滿眼的櫻花沿著300米長的大道盛開,潔白如雪、燦若雲海。抬頭只見花不見天,是個晶瑩透亮的世界
2015-02-26-12-19-13
2015-02-26-12-58-11
2015-02-26-12-59-09
櫻花大道挨著老齋樓...不過現在櫻花還沒開就是了

老齋樓

老齋舍就是現在的櫻園宿舍,是武漢大學最古老的建築之一。沿著有108級台階的樓梯拾級而上,登上櫻頂俯瞰整個武大校園,一片碧綠便盡收眼底。每年櫻花盛開的季節,在推開老齋舍的窗子就能看見瀟瀟灑灑的櫻花雨!老齋舍同老圖一樣,代表了武大的靈魂。四幢民國時期的建築,沿山而建,用巨大的門洞相連,彷彿四個老人攜手守望珞珈。因為每年櫻花節的緣故,很多人把老齋舍叫做櫻花城堡。

   老齋舍最有韻味的地方,是按千字文裡的“天地玄黃、宇宙洪荒、日月盈久、辰宿列張”來為十六個門洞取齋名。從門洞裡走出,會有一種從歷史裡走出的感覺,回頭再看看已近脫去顏色的幾個紅底的字,彷彿那把倚在門邊的椅子上正坐了個短髮的女生,民國學生裙裝,恬靜地看著手裡的書。 

2015-02-26-13-00-40
2015-02-26-13-02-21
老齋樓太大了.沒有角度可以拍到全貌
2015-02-26-13-02-03
2015-02-26-13-04-12
2015-02-26-13-06-16
長長的樓梯盡頭便是舊校區.不過我沒爬上去就是了
2015-02-26-13-05-09
老齋樓的屋簷也是有神獸
2015-02-26-13-07-10
2015-02-26-13-07-57
窗戶
2015-02-26-13-11-06
最後再拍一次櫻花大道..如果現在的枯枝長滿了櫻花..應該是很美的圖案
2015-02-26-13-33-25
往東湖方向走..來到法學院...
2015-02-26-13-29-56
對面的小湖..沒有名字

武漢大學東門

2015-02-26-13-55-00
 出了東門便看到東湖
2015-02-26-13-54-09
2015-02-26-13-52-52
2015-02-26-13-53-55
今天的天空不是很給面子..沒有很美

十八棟老別墅區

    十八棟是指武漢大學珞珈山東南山腰上的原教授住宅群。整體採用英式鄉間別墅風格,每一棟建築又都自有其特點,一共十八棟,後增蓋四棟。日軍侵佔武漢後,這裡成了日軍高級軍官住宅,有些別墅的內部被造改成日式結構,並拆除了一棟,現剩19棟,但人們仍沿用習慣叫法稱之為十八棟。十八棟沿珞珈山南麓由下至上、由西向東分為三排,通過彎延於山間的石階小徑串聯在一起。每一棟都是標準英式田園別墅,紅瓦青磚,庭前屋後被參天大樹環繞。“應該算得是武漢三鎮的物外桃源”(郭沫若語)。大部分別墅都是在1930年11月開工,1931年9月完工。由漢協盛營造廠中標承建。老十八棟的格局基本相同,一般為四層。一樓為廚房、雜物房,二樓為書房、餐廳、客廳,三樓為臥室,四樓為雜物間。電話、冰櫃等一應俱全。廚房的爐膛有盤狀水管,可以為三樓洗浴間提供熱水,這在當時中國是為數不多的。學校修建十八棟的目的,就是為了“築巢引鳳”,用高禮遇將全國各地的優秀人才吸引到武漢大學任教。蘇雪林、楊端六、熊國藻、葛揚煥、劉博平、桂質廷等一代名師都曾居於此。在風雨飄搖的三十年代,王世傑校長無疑具有首創精神,他實踐着築巢引鳳,建樓以引進大師的理想。而這些人的入住,無疑給年輕的武漢大學帶來了莫大的名聲,並從此孕育和發展了越來越深厚的文化內涵。十八棟的含義,不僅僅是指那風光旖旎、依山傍水的小洋樓,更重要的是那裡面居住着代表了武漢大學文化、學術和氣質的教授們。1938年周恩來與鄧穎超下榻於此19號樓,在此居住了4個月(4月至8月),此樓現已稱為武漢市市文物保護單位。
2015-02-26-14-03-59
路蜿蜒在珞珈山
2015-02-26-14-04-41
2015-02-26-14-05-54
2015-02-26-14-06-02
2015-02-26-14-07-32
2015-02-26-14-07-44
每一棟建築物都有專屬的階梯..以及編號
2015-02-26-14-09-37
台灣研究所在這邊...

上一篇  湖北-武漢-曇華林

下一篇  湖北-武漢-歸元寺,古琴台

20150226-武漢大學.古琴台

小cow 的相簿
2015-02-26-11-37-32 2015-02-26-11-41-00 2015-02-26-11-41-56
2015-02-26-10-14-12 2015-02-26-10-14-19
2015-02-26-10-27-47 2015-02-26-10-42-56
2015-02-26-11-43-45 2015-02-26-11-43-51

沒有留言: